深圳国旅旅行社
首页 > 国内游 > 山东东北

大明湖新区

发布:2014-07-21 浏览量:2564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也是泉城重要风景名胜和开放窗口,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它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大明湖是一个由城内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积甚大,几乎占了旧城的四分之一。市区诸泉在此汇聚后,经北水门流入小清河。现今湖面46公顷(690亩),公园面积86公顷(1290亩),湖面约占百分之五十三,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处约4米。

大明湖

  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 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纷呈,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亭榭点缀其间,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画卷, 沿湖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统年间仿江南园林建造的遐园。遐园内曲桥流水,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称为“济南第yi庭园”湖边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临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览无余。湖对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极阁,依阁南望,远山近水,楼台烟树,皆成图画。清代书法家铁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绝之处。 

大明湖

    扩建后的大明湖风景名胜区东至黑虎泉北路,南至明湖路,西、北分别至西护城河和北护城河,总面积将由74公顷扩大到103.4公顷。大明湖扩建区域分为8个景区,根据历代诗词典故或历史记载,分别暂定名称为:七桥风月、秋柳含烟、明昌晨钟、竹港清风、稼轩悠韵、超然致远、萦堤远水、鸟啼绿荫。 

   扩建后,大明湖将由“园中湖”变为“城中湖”,并实现与护城河的通航,为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休闲、游览环境,再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特色。

古建

大明湖

海右古亭-历下亭:历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诸岛中醉大的湖心小岛上,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临水,绿柳环绕,它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画栋,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

道教庙宇-北极阁:北极阁又名北极庙,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北极庙、真武庙,是一座道教庙宇。北极阁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乐年间重修。庙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台上,由前后殿、钟鼓楼、东西配房组成。正殿内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龟蛇二将、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传神。正殿两侧壁上绘有关于真武修炼成仙的壁画,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后殿名启圣殿,供奉着真武父母的塑像。

汇波楼汇波楼位于大明湖东北岸北水门之上。北水门为曾巩任齐州知州时,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所建,是济南唯一的北城门,既可设闸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

园中之园-铁公祠:铁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

大明湖

小沧浪:小沧浪位于铁公祠旁,是一处具有江南风格的小园林。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由小沧浪亭、曲廊、荷池等组成,因系效法苏州沧浪亭风格修建,且规模较小,故取名小沧浪。曲廊沿湖而建,湖水穿渠引入荷池,池边建有八角形的小沧浪亭,整组建筑布局奇巧新雅,境界超凡脱俗。小沧浪国门两旁,镌有清大刘凤诰描绘济南风光的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为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

新八景

方圆天地:第yi个景区为“方圆天地”片区,主要包括稼轩园、晏公祠,该景区以纪念辛弃疾的稼轩园为主体建筑,小桥流水,镜里楼台,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方圆天地”是规划中的景观名,有关专家建议改为“稼轩悠韵”或“词宗览胜”、“辛祠听雨”。

明湖晚钟:第二个景区为“明湖晚钟”片区,主要有钟楼遗基、康和尚院、明湖居、闻韶馆、闻韶台(戏台)、司家码头、枕湖草堂、钟楼广场(全民健身场所)。“明湖晚钟”是规划中的景观名,还有提议改为“明昌晨钟”。

大明湖

大明干坤:第三个景区为“大明干坤”片区,主要有超然楼、博艺堂,阁子戏台、贺胜戏场、漪舫池、牌坊(坊名“超然致远”)等。“大明干坤”是规划中的景观名,还有提议改为“超然远眺”。

秋柳闻风:第四个景区为“秋柳闻风”片区,主要有秋柳园、秋柳诗社、天心水面亭等。该景区主题为秋柳园,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曾在此读书会友赋诗,在水面亭写下了轰动大江南北的诗章《秋柳四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合者甚众。此次扩建将恢复重建秋柳园,“秋柳闻风”是规划中的名称,还有提议将该景观名称改为“秋柳临风”或“秋柳含烟”。

湖山天地:第五个景区为“湖山天地”,主要有小淇园、一竿亭、拂云竹林、流杯池等。该区域修竹成林,榆柳夹集,曲径蜿蜒,景趣幽绝,被誉为“历城十六景”之一——“竹港清风”。“湖山天地”是规划中的名称,还有提议该景观仍以“竹港清风”命名为好。

萦堤远水:第六个景区为“萦堤远水”,主要有曾堤(百花堤)、北渚亭、烟雨亭、牌坊。曾堤,历史上称百花堤,宋代曾巩修建;北渚亭、烟雨亭也是历史上的景点。“萦堤远水”是规划中的名称,有提议改为“曾堤萦水”或“芳堤卧波”。

鸟啼千步:第七个景区为“鸟啼千步”,主要有瀛洲亭、青萝馆、水香亭、白鸥岛、放鹤岛、水云居。“鸟啼千步”是规划中的名称,有提议改为“鸟啼绿荫”。

七桥风月:第八个景区为“七桥风月”片区,“七桥风月”是规划中的名称,主要有鹊华、芙蓉、水西、湖西、北池、百花、秋柳七座景观桥。因鹊华桥在该区域,鹊华苑历史上曾有“鹊华烟雨”景观,而且非常有名,后来被湮没,故本次扩建,随着鹊华桥的恢复重建,该景观也将再现。

温馨提示
以上图文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您出行的依据!酒店、景点、门票价格等实际情况可能已有所变更!
推荐景点
相关线路

免费通话 免费咨询 旅游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