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旅旅行社
首页 > 国内游 > 河南陕西 > 河南

郑州欧阳修陵园景区

发布:2014-03-29 浏览量:1079

欧阳修陵园又称欧阳,忠公陵园,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金石学家欧阳修祠堂和家庭墓群所在地。位于新郑市城西12公里的欧阳寺村。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欧阳修陵园占地约万余平方米,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建筑为木结构仿宋风格。主要由山门、中殿、大殿、东西配殿及墓冢组成。在南北中轴线上建有外照壁、大门、内照壁、东西厢房、大殿,直通陵墓。四周建有垣墙包围。整个陵园肃穆庄重,品味很高,吸引了无数名士前来吊祭、拜谒。

欧阳修公祠

外照壁和内照壁

外照壁高5米,长6米。大门三间,门前左右有台阶,阶旁各有一衔环石狮。内照壁与围墙同高,将庭院分为前后两部分,左右各有便门。庭院中间修有南北甬道,直达大殿。甬道两侧立石猪、石羊雕塑,对称排列。甬道两侧各建厢房3间。

大门

大门门前蹲立两石狮,左环右顾,很是威严。门楣上方的“欧阳文忠公祠”横匾,由欧阳修的后裔、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

欧阳修之墓

中殿

中殿内矗立有明代的“宋太师欧阳文忠公之墓”神道碑和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祭文石碑。

大殿和东西配殿

大殿又称拜殿,共3间。内设暖阁一座,牌位一座,神幔一挂,供桌一张,锡香炉一个,锡烛台一对。大殿内塑欧阳修的官服坐像,四壁绘有栩栩如生的欧阳修生平壁画。殿前有祭台,祭台前左右各侍立一文官石雕像。陵园有宋、元、明、清石碑40多通,其中有苏轼撰“神道碑”,松柏参天挺拔,四季长青。 西配殿内陈列有内容丰富的欧阳修生平事迹。 东殿内陈列有苏轼气势磅礴的大草欧阳修文《醉翁亭记》,并历代名人题跋22块,弥足珍贵。

郑州欧阳修陵园

墓冢

墓冢位于祠堂北侧,主要有欧阳修、夫人薛氏及子孙墓群组成。 欧阳墓冢,高约5米,周长约15米,并排右侧有薛夫人墓。欧阳修墓规模大,陵园内碑石林立、古析参天,一片郁郁葱葱。雨后初晴,阳光普照,雾气升腾,如烟如雨,景色壮观。被称为“欧坟烟雨,为新郑古代八景之一。

陵园四角

陵园四角建有“醉翁亭”、“丰乐亭”、“牡丹亭”和“植梅亭”,祠园西侧为历代名人拜谒欧阳修时留下的许多碑碣。

郑州欧阳修陵园景区

陵园形成

欧阳修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特别是他的文学成就震惊文坛,被誉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熙宁五年卒于颖州(今安徽阜阳)私邸,享年66岁,赠太子太师,谥文忠,追封兖国公。神宗熙宁八年欧阳修被赐葬此地后,他的儿孙相继葬于此,逐渐形成了欧阳修的家族墓群。又因欧阳修墓前建有敕建寺院,称“欧坟寺”也称作“欧阳寺”故村以寺而得名。陵地原来形胜优美,北依岗阜,丘陵起伏,南临沟壑,溪流淙淙。陵园肃穆,碑石林立,古柏参天,郁郁葱葱,雨后初睛,阳光普照,雾气升腾,如烟似雨,景色壮观,有“欧坟烟雨”美称,为新郑古代八景之一。

保护情况

欧氏陵园在1958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松柏被伐,碑碣流失,垣墙倒塌。1994年,在政府和有关人士资助下,又修葺一新。2000年被河南省文物局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意事项
1、建议穿轻便舒适的旅游鞋或者布鞋,穿宽松或者休闲的衣裤。
2、女士应带上遮阳伞,防晒霜,润肤露,晕车的客人建议带上晕车药,胃病、高血压等常发病的客人带齐常服用的药品。建议可带一些自己平时喜欢吃的零食。
3、女士不要穿高跟鞋,穿宽松便捷的衣裤,带上防晒霜,遮阳伞。
4、河南是历史文化名城,要多听导游讲解,才能对有更多的了解。
5、注意保管好自己钱物,防止丢失及被窃,尤其是照相机等常用之物更要注意别丢落。
6、要注意交通安全;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手工艺品种类繁多,但是在旅游景点购买时还请仔细辩别挑选。
温馨提示
以上图文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您出行的依据!酒店、景点、门票价格等实际情况可能已有所变更!
推荐景点
相关线路

免费通话 免费咨询 旅游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