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旅旅行社
首页 > 国内游 > 河南陕西 > 河南

洛阳古墓博物馆景区

发布:2014-03-29 浏览量:1222

第yi批搬迁复原上自西汉下至北宋历代典型古墓共22座。两汉墓道计有西汉和东汉墓10座,其中壁画墓6座,多用大型空心砖砌筑,壁画内容有历史故事、羽化升仙、傩戏打鬼、天象星宿、封禅神祗、宴饮出行等。东汉墓有5座,其墓室壁画中,打鬼、升仙的内容显然减少,撷取的多是宴饮、出行、使乐和天象等接近现实生活的题材。出行图壁画墓,共计绘出9乘安车、70多个人物、50余匹奔马,是研究东汉车骑导从制度和服饰装束的珍贵资料。魏晋墓道共有5座墓,其中西晋大司农、关中侯裴祗墓老少三代四口人同时下葬,涉及“八王之乱”的历史,墓志反映了社会动乱和“河阴之役”等重大历史事件,出土有 100多件造型俊美的陶俑,显示出皇族的威赫权势和富贵,也表现出北魏清风秀骨、俊逸形象的雕塑艺术作风。唐宋墓道共有2座唐墓5座宋墓,唐墓中出土一批唐三彩,烧造技术成熟,在艺术上创造了健美雄浑的风格。宋墓都是仿木结构的砖室墓,多绘有壁画,或砖雕人物花草、 朱门假窗、 斗拱飞檐,可视为立体的“营造法式”,壁画题材、内容、色调、风格上均与汉唐不同,展现了宋代家庭及社会生活的场景。精品墓道两侧复原有4座洛阳出土的最好的壁画墓. 典型墓葬有西汉中后期贵族卜千秋壁画墓。壁画为卜千秋夫妇乘蛇(小龙)和三头凰在西王母之信使持节仙翁(方士)、仙女和虺龙、枭羊、朱雀、白虎等神兽护卫下在空中飞升之情景。东汉出行图壁画墓表现墓主人生前出行之宏大场面,有车骑一百多乘。还有正始八年墓、北魏孝文帝之孙清河王元怿第二子常山王元劭墓、南平王元玮墓、唐代定国大将军安菩夫妇墓等。位于古墓博物馆西院之魏宣武帝景陵,与其父孝文帝之长陵遥遥相望。

北宋宋四郎壁画墓墓室内门楣上有主人家的碑牌

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第yi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就诞生在洛阳一带。洛阳素称“九朝古都”,通常是指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但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夏、商、西周也曾建都于此,所以洛阳应当是十三个朝代的都城。作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累计长达一千四百多年之久。她是王都帝乡,故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建国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配合基本建设中,调查发掘了一百余处原始社会和五大故城遗址,以及万余座古代墓葬,出土了数十万件文物,洛阳古墓博物馆就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的一座新型的专题性博物馆。。第yi期工程,即历代典型墓葬区,耗资近700万元,第二期工程,即发掘修复北魏景陵,搬迁复原北魏清河文献王元怿墓和江阳王元叉墓及其部分附属工程,耗资200万元。

藏品介绍

简介:它“讲述”了西汉一对夫妇死后升仙的“故事”。“壁画距今已2000多年了,是中国内地发现最完整的西汉壁画,被学术界和文物考古界誉为“国宝级文物”。”

太虚殿

北宋墓葬中装饰的牡丹花

宋墓中大量以牡丹为题材的壁画、砖雕更清晰地呈现在游客面前。透过这些深埋地下上千年的珍贵文物,人们惊奇地发现,北宋洛阳百姓对牡丹的喜爱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牡丹文化已经深深地渗入了北宋百姓的日常生活。洛阳古墓博物馆中共搬迁、复原了6座我市各地发掘的北宋墓葬,每座墓中都可见到牡丹的“芳容”。1994年发现于新安县城关镇宋村的一座北宋砖雕墓中共镶砌了近30幅牡丹砖雕,分布于墓室各处,举目可见。其中有盆花、折枝、朵花等,形态各异,无一雷同,可见墓主生前对牡丹的痴爱。

宴饮图

宋墓中常见的装饰题材,通常描绘夫妇二人端坐一桌或分坐两桌,桌上置果品器具,周围仆从拥立服侍的场面。在其他地方的宋墓中,宴饮图的对面一般是散乐图或杂剧图,表现墓主夫妇看演出的情形。而洛阳发掘的北宋墓中也有宴饮图,但对面以牡丹图居多,表现的是墓主赏牡丹的情形。

古墓中随葬的生活用具

鸿门宴图

此图据郭沫若考证为《鸿门宴》图。楚汉相争,项羽率军进驻鸿门,谋士范增计划在刘邦前来赴宴时杀之。画作展现了这一富有戏剧性的场面,表现平静,却暗藏杀机。这里选取的是画的两个部分。上图中立最右者为张良,据《史记》称,“其貌如妇人女子”,中为手持长干、怒目而视的范增,最左为杀气腾腾、跃跃欲刺的项庄。下图是两人在炉前烤牛肉,其后悬挂有牛肉和牛头。背景起伏的山峦,以寥寥数笔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和地点。全图作品以墨线勾描,表现人物大的动势和神情,又用对比强烈的大色块渲染,使画面有声有色。真品经过修复,相当有意思的,两边耳把的声音各不同,搓动后产生的波纹是铜币形状,溅起的水花有按摩的作用,手指放进去水的力度相当大。

烧沟西汉壁画墓

这座墓位于洛阳金谷园车站以东 烧沟村以南,五十年代初发现,1957年发掘,1986年搬迁到古墓博物馆 此墓为洞穴砖室,除墓道外,分主室和耳室,主室用特制空心砖装配,耳室用小砖和楔形小砖并列券成 该墓内彩绘壁画内容包括 神虎噬旱魃 二桃杀三士 鸿门宴 等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将这一富有传奇故事性的复杂情节集中表现出来,并且充满了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一个个人物不同的心理状况跃然而出 这座墓是夫妇合葬墓。

 

陶俑

西汉卜千秋壁画墓

是1976年发现的一座西汉壁画墓 因为在该墓的随葬物中由一枚铜制印章,上面阴刻有 卜千秋印 四字,故知墓主人叫卜千秋 该墓除墓道外由主室和左右耳室组成 从其建筑深邃坚固 结构工巧 随葬物品以及壁画内容来看,当为一个郡级官吏的墓穴 整个墓葬全部采用空心砖结构所筑,主室则由特制的空心砖装配而成 壁画分别绘制在墓室门额 主室顶部和主室后山墙上。在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伏羲原是以凤凰为图腾的东方夷族部落的酋长,后与女娲结为夫妇,成为人类的始祖 这种传说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夷夏两大部落之间融合的历史进程,因此在以后的石刻 绘画艺术中,人们往往将二者有意无意地绘制成交尾形象,用其来代表人类的繁衍生息 卜千秋夫妇绘制在伏羲的一侧,女在上,男在下 妇骑赤色三头凤,手捧三足鸟,双目紧闭,凌空飞行,夫乘一龙,状如一舟,手持弓,闭目,前有一兔,后随奔狗,旁有一蟾蜍,均为云中飞奔状 显而易见,这里反映的是卜千秋夫妇乘龙凤飞往仙境的场面 另外在主室的内门额上还绘有一幅人首鸟身像 此像中人首长发髻,两缕黑发下垂髻角,两长耳平伸,舞动双翅立于山岳之上 这里画的就是仙人王子乔 从此图的位置和室顶平脊上的升仙图相互联系起来看,恰好达到了 千里乘龙,至此结穴 的效果,说明墓主人最终也成了神仙 。

曹魏正始八年墓

该墓于1956年被发掘清理 全墓由前室 后室 耳室 甬道和墓道等部分组成 因该墓曾被盗扰,墓内器物已乱,只有两耳室内器物保存较完好 出土文物以陶器为主,器形有罐 盘 灯 俑 井 磨 灶 碗 鸡 猪 猪圈等48件,铜器有锅 博山炉等5件,铁器有帷帐架 灯等共10件,另外还有玉杯1个 玉杯高13厘米,口径5厘米,白色,制作精致,表面十分光滑,是罕见的古代艺术品 帷帐架是以圆铁棒制成三柱和四柱的拐角形状,三柱形的有四个,各柱成90度直角,另外四个有四柱,其间以木柱连接,即成为长方形的架子,四周以布维之,就成一个完整的帷帐 这为考证汉魏时的帷帐形制和制作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中一件管状组件上刻有 正始八年八月 等铭文,又为该墓的绝对年代提供了依据 。

 

洛阳古墓博物馆一景

宋四郎墓该

墓于1983年被发现 这座北宋晚期的墓葬,墓室平面呈八角形,八角各砌有砖柱,柱顶系砖雕斗拱,八角之间除一面为砖砌仿木结构门楼外,七面墙壁皆有壁画和假窗 迎门的一面,彩绘墓主夫妇宴乐图 在下垂启开的红色帷幕下,夫妇二人左右拱手端坐 男墓主宋四郎头戴黑色幞头,身着圆领乳白色长袍 女墓主梳高发髻,身穿红色衣裙,夫妇二人脸形圆胖,相对微笑 中间桌上放满了壶杯碗盘和菜肴食品,另外还有一名男仆和两名女仆,三侍者身躯矮小,以示身份低微 这种主要人物大而居中,次要人物小而偏侧,是突出 夸张主题的艺术手法,世界各地都经常采用 而在我国汉魏至宋代的壁画上也突出主题,使主大奴小 但大小比例和位置安排,在视觉上更和谐 舒服,并且主大奴小 主尊奴卑,也体现出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墓门甬道两壁,各有两幅砖雕孝子故事 进门左侧靠内一幅,画面为一孝子在竹林跪哭,新笋破土而出,当为孟宗 哭竹成笋 其它画面简单,难以确认

二号宋墓

该墓墓葬形制与宋四郎墓基本一样 但其墓门外墓道右侧有一侧室 该墓平面作八角形,顶部用叠涩构成八角形藻井 壁间有壁画七幅 迎墓门第yi幅绘门扉半掩,每扇门上有乳钉四行,每行四枚,还有衔环铺首 一侍女似欲开门而出,尤半遮面 第二幅为一老者倚坐在靠背椅上,后站女侍,背置屏风,前侧立二人,年长者躬身作禀告状 年轻者肩扛扁担,扁担上系绳索 此画面颇似父子二人交租后向地主告辞 第四 五 七幅皆为砖雕假窗,第六幅砖雕圆茶几一件,几乎进一半凸出于墙面,成为镂空透雕 该墓还有许多砖雕牡丹图案作为装饰 在洛阳古墓博物馆中一共复原了五座北宋墓葬,都是采用砖砌仿木结构,雕梁画栋 不过,墓室无前后之分,都是前堂后寝合成一体。

注意事项
1、去往古墓博物馆,在火车站西广场坐83路公交车,要坐将近1个小时,有“古代艺术博物馆”这一站。
2、洛阳的公交车都是投币的,车费一般是一块钱或者一块五毛钱。凡是公交总站,都设有零钱兑换点,拿上10块钱多换一点,足够坐上两三天。
3、博物馆地下展厅内容很多,细看要花几个小时,下午是5点钟关门,如果特别感兴趣,最好还是早到为妙。
4、博物馆的门票好像20块钱,但据说经常有免费活动,我就赶上了免费,只需登记姓名、单位和电话,不要钱,不过最好带上身份证,虽然我没有被查。
温馨提示
以上图文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您出行的依据!酒店、景点、门票价格等实际情况可能已有所变更!
推荐景点
相关线路

免费通话 免费咨询 旅游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