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遗址景区
瑞典人安特生在位于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发现这个遗址。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发现这里有四层文化层相叠压,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中期。由于以彩绘陶器为特征的文化现象首先在仰韶村发现,故命名为“仰韶文化”,从而使仰韶村遗址闻名中外。
在潼关县境内,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两处:一处是南寨子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吴村乡南寨子鱼化屯小河和潼河交汇处,南高北低,东西宽约350米,南北长约1000米。这处遗址的文物,除部分灰坑因修筑陇海铁路受到一些破损,大部分尚保存完好。发现有高2.5米、长达30米的灰层一处,直径3米到4米的灰坑11个,人骨架三个,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镰、石环,还有红灰陶环,夹沙红网坠的口、耳、底,有彩陶钵、红陶盆、夹沙陶罐等的口和底,还有红、彩陶片等。陶器饰多样,有绘画纹、网纹、水纹、绳纹、兰纹和附加堆纹等。另一处是张家湾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港口镇张家湾圪岔路以西的二层高原(当地人叫二层台)上,东西宽约50米,南北长约100米。这处遗址发现有露出在南高红2米的灰坑两个。灰坑内有集中的草泥和红烧土,抗日战争前夕至今,出土的文物 陶器瓦瓮、瓦罐、陶瓷瓦瓮、陶片和石块等。陶器纹近几年有绘纹、画纹、兰纹等多种。这两处古文化遗址,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具有人类聚居生存的优越条件。它们都是在1980年经省、地、县普查文物小组发现鉴定的。出土文件收藏于县文化馆中。
相关历史
仰韶文化遗存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湖北的西北部,西到甘肃、青海接壤地带,东至河南东部,上下2000年,纵横数千里。仰韶文化是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中国版图上涌动的漫漫洪流,展现了我国由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和文化成就,大致经历了早中晚三个历史时期:
早期(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属于我国母系氏族制度繁荣时期的高级阶段,父系氏族制已经萌芽,主要包括陕西西安的半坡类型、陕西渭南的史家类型及区系年代相当的其他文化类型或遗存。
中期(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属于我国由母系氏族制度向父系氏族制度过渡的时期,主要包括河南陕县的庙底沟类型及区系年代相当的其他文化类型或遗存。
到了晚期(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家族公社所有制已经发展起来,父系氏族制度和父权制在各地均已确立,主要包括山西夏县的西王村类型、河南荥阳的秦王寨类型、郑州郊区的大河村文化遗址三四期类型及区系年代相当的其他文化类型或遗存。
中晚期的仰韶文化
目前已考古发掘仰韶村遗址的仰韶文化,展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种植业、手工业、纺织业、畜牧业、渔猎采集业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形态的发展态势。
就其居住情况而言,圆形房屋骤减,方形房屋仍有大中小之分,地穴较早期为浅,地面建筑木草结构的房屋数量增多,大型排房或成片房屋已经确立。到了晚期,无论单间或套房都有火塘,不少房间内还有储藏粮食的窖穴。农业已由刀耕火种阶段转入典型的锄耕阶段,以种植粟、黍等农作物为主的旱作农业在当时经济生产中占主导地位。仅靠妇女的力量已难以胜任,一部分男子终于放弃渔猎而投身于农业生产,渔猎采集经济已由主要手段变为补充手段,饲养的猪狗数量增多。生产工具的手工制造业有较大进步,粗糙的打制石器占极少数,光滑的磨制石器占大多数。中耕管理、收割庄稼的工具有石锛、石锄、木锄、石刀、陶刀、石镰、蚌镰等,加工粮食的工具有磨盘、磨棒、石臼、石棒等。石锤、砺石是制作工具的工具,石镞、骨镞是狩猎所用的工具,石坠、陶坠、骨针、骨链等是纺织、缝纫所用的工具。在仰韶文化晚期,制陶手工业尤为突出。由于制陶技术娴熟,陶壁厚薄均匀,表面打磨光滑,用红、黑、白色矿物作原料研成粉末,涂于器物表面烧制而成。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灰陶,其中彩陶最具特色,红底黑彩,花纹以几何图案最多,也有飞鸟和动物图案。
这些不胜枚举的仰韶文化遗存,体现了仰韶先民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作,推动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历史进步、社会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文明,使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与时俱进。
价值
年3月国务院将仰韶文化遗址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中国和美、英、日等国的考古专家进行国际田野文物考察,在仰韶村附近的班村,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数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说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仰韶文化遗址从发现至今七十余年间,共经过三次有计划的发掘。其主要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用于农耕的石器有斧、铲、凿、锛等工具;用于狩猎的有石镞、弹丸、石饼等;用于纺织的有线坠、纺轮、骨针、骨锥等。当时人们的生活用具均为陶质,出土器中物有鼎、罐、碗、盆、钵、杯、瓮、缸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陶器上精美的装饰图案,其纹饰有宽带纹、网纹、花瓣纹、鱼纹、弦纹和几何图形纹等。这些纹饰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对生活美的追求。精美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独具的特征。
最新发现
这是河北省柏乡县小里村遗址上发掘的一处半地穴式屋址(8月30日摄)。今年6月以来,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对邢台柏乡县小里村仰韶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获得一批重要发现。小里遗址遗存面积约6万平米,是一处仰韶时期后岗一期文化遗存,距今约5700年至6300年。目前已经发掘1500平方米,已发掘半地穴式屋址5处、窑穴4处,大量的陶器、骨器、石器、蚌器等,并出土一枚完整的细泥红陶指甲纹陶埙,对研究我国6000年前古代音乐、建筑及环境考古均具有重大意义。
2、夏季紫外线照射较强,注意防晒,带好防晒保湿用品。
3、注意安全,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和安全警示牌的区域游览。
4、爱护景区公共设施,做文明游客
5、人多拥挤,请照看好老人和小孩,以防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