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旅旅行社
首页 > 国内游 > 山东东北 > 山东

烟台山旅游区

发布:2014-03-29 浏览量:1002

烟台山是一个置山临海风光旖旎的旅游佳地,她以幽雅而著称,山上树木葱笼,红楼青舍,参差隐现,美丽如画,早在康熙年间,烟台山就被誉为“福山八景之首”。在山上,有以“龙王庙”、“忠烈祠”、“狼烟台”为代表的民俗建筑群,又有燕台石、造化奇观、盟情崖”、太白石、母子龟、鸳鸯石、隋侣廊、观海坪、海市蜃楼、一线天、600余年的古栾树等神奇景点,还有抗日烈士纪念碑、惹浪亭等人文景观;有高人、墨客的题诗,刻石勒碑,还有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让人思绪万千,回味无穷。烟台山,位于市区北端,三面环海,岗峦兀立,林木葱茏,清秀幽雅。最高海拔53米,总面积11.6公顷,其中建筑面积0.9公顷,乔灌木约3万株。

烟台山旅游区风光

烟台山是明代狼烟墩台的所在地。据史书记载,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在此山修建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为警报,简称烟台。“烟台”一词即源于此。1862年烟台开埠后,英、美、法、日等16个国家相继在烟台山上和山麓建造领事馆、教堂和邮局,1948年至1978年由人民解放军驻防,1979年经山东省委及济南军区指示,把烟台山交由当地园林部门管理,市政府投资对山上的建筑及设施多次进行了维修和建设,1988年正式成立了烟台山公园。

烟台山旅游区一角

主要景点

烟台山公园主要景点有:墩台灯塔、燕台石、抗日烈士纪念塔、石船、惹浪亭、观海楼和原各国领事馆区。民族英雄纪念碑 。

此纪念碑1945年根据胶东行署指示,为纪念在抗日战争第yi次解放烟台时牺牲的烈士建此烈士墓。1946年5月9日动工,10月10日竣工,占地530平方米,碑高8米,为五角菱形,碑顶有红五角星,碑北面有一五星亭,中间架一小桥,与烈士碑相连,碑正面刻着“民族英雄永垂千古”八个大字,北面刻着89名烈士名字和烟台原副市长徐中夫和孙云铎撰书碑文,西面刻有中国共产党烟台市委员会与烟台市政府暨全体市民撰献的题词,东面刻有烟台各界联合救国会的题词。1947年国民党侵占烟台,将碑顶拆掉,二次解放烟台恢复原貌。1979年7月6日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成为我市军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烟台山旅游区风景

石船

烟台山北坡,陡峭险峻,一块巨石横卧山腰,宛如一叶搁浅的扁舟,“扁舟”旁边紧连一块丈余高的巨岩,酷似船上的蓬帆,上书“造化奇观”四个盈尺大字,这就是烟台的著名景观。“石船”在“船舷”上刻有七律一首:谁将石壁劈成舟,屹立山腰海上头,纵有风涛惊不倒,虽无浆舵势能悠,难供利害奔南北,止许高人宴复秋。却笑胶舟游楚水,问王空自动齐候。眼观石船,耳听涛声,读此佳句,石船真象漂泊大海。

烟台山旅游区烽火台?

烽火台

即狼烟墩台,长15米,宽13米,高6.3米。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而修。因年久残损,1991年修复。台上有一高6米的长杆,长杆上有挂兜,内置狼粪。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为警报,简称烟台。“烟台”一词即源于此。

烟台山旅游区建筑

龙王庙

1984年在烟台山巅挖掘出一石碑,高1.28米,宽0.7米,碑题是《重修烟台龙王庙龙王神庙并建忠烈祠碑记》。从市志和石碑知该庙始建于明末,因年久而庙塌像毁,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庙堂共三间,中间供奉龙王神位,左有风伯雨师,右有雷神电神。相传农历八月十八为四海龙王神会之日,烟台山上举行庙会,十分热闹。后因世事多变庙宇被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烟台官商募资修建,改建成忠烈祠,供关王和岳王两人,香火旺盛。后年久失修。1994年8月又查阅有关资料,按原貌修复。

注意事项
1、行前预先规划旅游路线,充分了解交通路况,进入山区应注意塌方落石与路肩塌陷。
2、 登山前特别要注意服装和鞋子,尽量要轻装上山,少带杂物,以减轻负荷;鞋子要选用球鞋、布鞋和旅游鞋等平底鞋,勿穿高跟鞋,以免造成登山不便和有碍安全;借助拐杖要注意选择长短、轻重合适与结实。
3、行前应注意气象预报,适时增减衣服。遇雨时在山上不可用雨伞而要用雨披,这是为避雷电,并防止山上风大连人带伞给兜跑。
4、要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照相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要选择能保障安全的地点和角度,尤其更要注意岩石有无风化。
5、注意自身旅游安全,勿擅自到未开放的旅游山区和危险山区游玩;尽量避免在无人管理的山地游玩;不在无救生人员管理的深潭、溪流水域游泳及戏水。
6、要注意林区防火,观光沿途不能吸烟。爱护自然环境,不破坏景观资源;维护风景区环境整洁,不任意丢弃垃圾。
温馨提示
以上图文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您出行的依据!酒店、景点、门票价格等实际情况可能已有所变更!
推荐景点
相关线路

免费通话 免费咨询 旅游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