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旅旅行社
首页 > 出境游 > 泰新马

新加坡河

发布:2014-07-28 浏览量:1512

贯穿于整个城市的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生命之河,早期移民都是依靠这条河流来维持生计。漫步在河畔,您可以参观许多富纪念性的标志和建筑如鱼尾狮公园、莱佛士登岸遗址和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宗教机构如奥马清真寺、保赤宫,还有驳船码头、克拉码头等繁华的街区。

新加坡克拉码头

地位

新加坡河是早期新加坡的经济动脉,是繁荣的起点,主要指的是它和转口贸易的关系,独立以前,新加坡的工业基础薄弱,经济主要依赖转口贸易,新加坡河就成了新加坡最主要的经济动脉,当时的货物是由远洋来的大货轮,从海上卸到驳船,再由驳船沿着新加坡河,存在两岸的仓库里。当时,新加坡人的收入中75%,可以说就是来自于这条河。新加坡河其实颇为短小,可是它的出口就是新加坡海港,并且面向印尼群岛,东南亚各地以致于东西方航运的船只,都要经过新加坡河口,这样一来,新加坡河口自然成了一个货物集散地。

新加坡河河畔夜景

历史

1819年,莱佛士在新加坡河登陆,就预见新加坡适合发展转口贸易的经济潜能,于是,把新加坡开设为自由港,由于豁免进口税,货物价格低廉,各地商人都乐意前来进行贸易活动。1821年,到新加坡停泊的船已有3千多艘,大大促进了转口贸易的发展,1823年,贸易总额达到1,300多万元,新加坡就成了一个繁忙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来到了新加坡河,在两岸建了很多房子,一些是出入口商行,华人称为“九八行”,一边建的都是仓库,对岸就是他们办公的地方。新加坡河沿岸建起数以千计的各国商行,可谓万商云集。

新加坡河

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建国以后新加坡经济已经转型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新加坡河岸的繁荣也告时过境迁,新加坡政府于是拟定一项翻新发展计划,把新加坡河变成一条旅游的河。今天,新加坡河已经改头换面,昔日污染的河水经过了净化,保留下来的旧建筑物都经过翻新,河岸边的百年老店屋和货仓则被改造成娱乐、饮食、休闲和商业服务场所,不断美化的两岸,使本地人和游客流连忘返。市区重建局耗资1,600万新元兴建的新加坡河畔林荫道已经开幕,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表示,新铺设的林荫道将提供另外8,000平方公尺面积,供设立露天餐座和露天小吃亭,进一步将这世界知名的独特的饮食、消闲和娱乐之地发扬光大。

这条行人林荫道长6公里(两岸各3公里),宽10到15公尺,从新加坡河口一直延伸到金声路。建造工程始于1992年,包括新建三座行人桥和修复渥桥、李德桥。此外,当局也在横跨新加坡河的汽车天桥下兴建地下行人道,让人可以通畅无阻地往来于驳船码头、克拉码头和罗拔申码头。昔日新加坡河上典型的运输工具--驳船,如今已变成接载游客作“新加坡河之旅”的工具,沿河经过的景点,包括旧国会大厦、皇后坊文物馆、福康宁堡垒、克拉码头、驳船码头、鱼尾狮公园、莱佛士坊等等。

河畔掠影

码头和周边区域

新加坡河北岸的克拉码头,1860至1870年代曾是造船和修船的中心。码头东面有福康宁山,相传这里曾是苏丹的王宫所在,莱佛士登陆后,他的官邸曾经设在这里。当驳船往南面朝河口行驶时,游客可以在东面看到即将作为新闻艺术部的禧街大厦。这座建于1934年的大厦,原为警察局。接着,驳船会通过哥里门桥和霭仁桥,来到南岸的驳船码头,在1983年迁离新加坡河之前,这里每天上演着起货卸货的忙碌情景。如今,这里的数十座货仓和办公室已改为多元特色的餐馆和酒吧,翻新后的店屋同背后的现代化摩天大楼形成鲜明的对比,并成为附近金融区职员和外国旅客夜晚最爱光顾的消闲去处。   驳船码头对岸,原是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办公地区,目前还保留下来的代表性建筑物有旧国会大厦(更早时期的法院大厦)、

皇后坊和维多利亚剧院和音乐院(1905年为市议厅)。其中,皇后坊和旧国会大厦之间沿岸地带竖有莱佛士爵士的白色雕像,一般相信他应该是从这里上岸的。 然后,驳船会通过加文纳桥和安德逊桥。安德逊桥旁便能看到新加坡旅游业最为人熟悉的标志——鱼尾狮公园和它背后的浮尔顿大酒店,浮尔顿大酒店的前身是1924年建成的邮政总局,后来它成为新加坡邮政总局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办事处。离浮尔顿大酒店不远就是俗称“红灯码头”的克利福码头。驳船来到码头外的滨海湾后,调头可开到克拉码头去,这里是欣赏新加坡金融区景色的理想角度。

河畔风光

气候

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属于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差别很小,年平均温度在23~31℃之间,全年都很温暖。一年中的降水很多,全岛经常会有阵雨及雷雨。不过下雨的时间都很短暂,雨后清凉舒爽,而且没有台风,日夜温差不大。不问季节轻松地踏上旅途,正是新加坡旅游的醉大魅力。如果对多姿多彩的节庆感兴趣的话,可以在2月去,盛大的大宝森节(thaipusam)在那时举行;如果购物和美食是主要目的,7月去比较合适,新加坡美食节(singapore food festival)和新加坡特卖会(great singapore sale)都在那时举行。

每年春天,在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会举行农历新春亮灯节,届时,沿街彩灯高悬,热闹非凡;而新加坡河河畔还有一年一度的春到河畔迎新年庆典活动,也是一派热闹景象。由于新加坡气候常年如春,只需穿着轻便的棉质衣服,但要带好雨具。

到了夏天,你可以到距离新加坡本岛南部仅半公里的圣淘沙走走,那里的自然景观自不必多说,更有精致的人文景致耐人寻味。此外,还有世界首间供人们在黑夜里观赏野生动物的新加坡夜间动物园,邀请您体验不一样的夜生活。

醉人风光

至于秋天,在10月的时候,小印度整个街区都被装饰得格外耀眼,原来又到印度教的传统节日屠妖节了;而在这之后不久,新加坡的伊斯兰教徒们则会在清晨聚集到芽茏士乃的清真寺内一起祷告,然后屠杀牲畜并将肉分送给穷人,庆祝伊斯兰教开斋节。

还有冬天,或许北半球已经是白雪飘飘,而新加坡还是一幅夏天没有过完的景象,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比过圣诞节更有意思的事情呢?要知道,这可是在“夏天”里的圣诞节。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去圣安德烈教堂接受圣诞祝福。

注意事项
1服饰礼仪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着上有自己的特点。马来人男子头戴一顶叫"宋谷"的无边帽,上身穿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衣服,下身穿长及足踝的纱笼;女子上衣宽大如袍,下穿纱笼。华人妇女多爱穿旗袍。政府部门对其职员的穿着要求较严格,在工作时间不准穿奇装异服。
2仪态礼仪
新加坡人举止文明,处处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他们坐着时,端正规矩,不将双脚分开,如果交叉双脚,只是把一只腿的膝盖直接叠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他们站立时,体态端正,而不把双手放在臀部,因为那是发怒的表现。
3相见礼仪
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施握手礼。男女之间可以握手,但对男子来说,比较恰当的方式是等妇女先伸出手来,再行握手。马来人则是先用双手互相接触,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4餐饮礼仪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饭,有时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馒头。 马来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饮茶是当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华人喜欢饮元宝茶,意为财运亨通。
5喜丧礼仪
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论华人还是马来人都很重视。马来人的婚事要经过求亲,送订婚礼物,订立婚约等程序。新加坡的华人讲求孝道,如有老人行将去世,其子孙必须回家中守在床前。丧礼一般都很隆重。
6旅游礼仪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业较为发达,在旅游期间坐公车十分方便,每个车站都标有明显记号。新加坡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点。如东部地区有个"马来市场",主要出售马来服装食品。 新加坡政府极力阻止付小费,即便是对服务员的额外服务付小费,对方也有可能拒收。
7商务礼仪
到新加坡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开圣诞节及华人的新年。当地工商界人士多讲英语,见面时要交换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会谈中尽可能不要吸烟。 新加坡人不喜欢挥霍浪费,宴请对方不要过于讲排场,尤其是在商务活动中,答谢宴会不宜超过主人宴请的水平,以免对方产生其它想法。
8主要禁忌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别为:华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马来人基本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兰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欢乌龟。严禁放烟花鞭炮。
温馨提示
以上图文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您出行的依据!酒店、景点、门票价格等实际情况可能已有所变更!
推荐景点
相关线路

免费通话 免费咨询 旅游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