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旅旅行社
首页 > 出境游 > 欧洲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HistoryMuseum)

发布:2014-03-29 浏览量:1452

馆内收藏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拥有世界各地动植物和岩石矿物等标本约4000万号,其中古生物化石标本 700多万号,图书馆有书刊50万种,并保存着大量早期的自然研究手稿和图画等珍贵品。全馆有20间大陈列厅,内容包括古生物、矿物、植物、动物、生态和人类等六个方面。中央大厅为现代生命科学陈列厅,用立体景观、展柜介绍进化论和人类学知识。1 层右翼各陈列厅展示古生物化石标本,它展出有鱼龙,蛇颈龙,5米高的霸王龙,体态极小的新颌龙,尾翼达17米的翼龙以及完整的始祖鸟骨骼等;左翼各陈列厅展出现代动物,包括海洋无颈椎动物,鱼类,鸟类及爬行动物。其中以鸟类的陈列最为出色。2层左侧展出哺乳动物,其中较精采的是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和澳大利亚有袋动物的陈列;右侧陈列矿物、岩石、宝石,大理石并有专室陈列陨石。3 层是现代植物和化石植物的陈列。

充满了“以自然界之神奇展现上帝之荣耀”的自然神学感觉

科学研究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1978年有工作人员750人,其中有300名各类科学家,分别在动物学、昆虫学、古生物学、矿物学和植物学等 5个研究部工作。科学家除了从事本学科的室内研究外,还组织和参加野外研究活动。该馆是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国际分类学研究中心之一,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所利用。该馆对动植物和矿物鉴定和命名,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理论,还致力于解决医药、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和石油勘探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

仅作为一幢古老的建筑物,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就已经很值得一看了

公共服务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伦敦群众性科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每年观众和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达200万以上。该馆设有教育部门和讲演厅,组织对公众演讲,传授自然历史和自然科学知识。还开展多种对外服务和国际性活动,为有关的科研和生产单位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与其他国家的科研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参加大学的教学工作,担任讲课和培养研究生。 作为一家公共机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通过对IT网络进行升级来改进网络管理方面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该博物馆每周七天要雇佣2500个 人接待访问博物馆的游客,并进行重要的调研项目。 他们最近选择了与IP通信公司Mitel进行合作,安新网络的应用将为博物馆减少开支,并改进工作人员以往由于工作量过大而造成的工作和生活不平衡的状况。除了应用新的网络 之外,该博物馆的另外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准备搬进正在建设之中的新楼。Estcourt表示,虽然整个项目的完成还需要四年的时间,但新网络的 应用已经使原来既费时又费钱的工作变得简单多了装一个综合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以代替从1988年开始使用 的旧网络,以新的IP通信系统代替旧的PBX电话交换系统。

像一座大教堂的博物馆

特色馆藏

展出世界上醉大的鱿鱼

 

2006年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一条世界上醉大的鱿鱼,引起了众多参观者极大的兴趣。这条鱿鱼长约9米。去年4月,它在福克兰群岛(马尔醉大的鱿鱼维纳斯 群岛)被捕获,目前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展出。巨型鱿鱼通常生活在海下1000米深处,它们很少被人发现且从来没有被科学家进行过合适的研究。它们通常有8只粗“手臂”,外加两条超长的用于捕食的触须。日前展出的这条巨型鱿鱼还拥有一双长约0.25米的巨眼。有关巨型鱿鱼的传说很多。早在1530年,海员就发现了巨型鱿鱼,并把它们误认为传说中的男性人鱼或海中毒蛇。去年9月,日本科学家首次拍到巨型鱿鱼的照片。

重返侏罗纪

受诅咒"宝石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块罕见的“德里紫蓝宝石”,然而60年来,这块宝石却一直被锁在博物馆的柜子中,因为据称这块宝石携带“诅咒”,它的多任主人都灾难连连,甚至突遭横祸。该博物馆本周将公开展出这块尘封了百年的“魔咒宝石”。这块“德里紫蓝宝石”是1857年印度兵变期间被士兵掠夺得到,并被一名叫做W·菲里斯的骑兵上校带到英国的。然而,宝石的新主人菲里斯来到英国后,就遭遇了连串厄运,他不但失去了所有金钱,并且还百病缠身。

注意事项
1、到博物馆着装要整洁。到博物馆参观前,应做好着装的准备。应该选择相对正式的服装。
2、博物馆里不要大声喧哗。博物馆同图书馆一样,是一个讲究安静的场所,参观者在馆内应该始终保持安静,尽量不高谈阔论, 更不能大声喧哗。有些人在参观时看到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常常会兴奋地招呼同伴来看,高声叫喊同伴的名字;有的旅游团在馆内集合时,导游也会大声寻 找团员,这些做法都会导致馆内秩序混乱,影响了他人参观的情绪,分散了他人的注意力。
3、展品不能乱摸。博物馆里展出 的艺术品都是十分珍贵的,有的展品甚至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价值。很多博物馆都有“不要触摸展品”的规定,对于那些价值极高的文物,博物馆也采取了设玻璃罩、隔 离线等的保护措施。但不是每一件展品都有防护措施,如果参观者不遵守基本的规定,博物馆“防不胜防”。

温馨提示
以上图文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您出行的依据!酒店、景点、门票价格等实际情况可能已有所变更!
推荐景点
相关线路

免费通话 免费咨询 旅游导航